10 月 17 日,《每日邮报》的报道揭开了苏超豪门格拉斯哥流浪者选帅闹剧的最终走向:在经历多位候选人接连退出后,目前执教上海海港的澳大利亚教头穆斯卡特,成为俱乐部新任主帅的 “最后选择”。为促成这笔任命,流浪者需向海港支付 “7 位数”(数百万欧元)的赔偿金,而穆斯卡特因需履行完在中超的合同,最快也要四周后才能正式上任 —— 除非海港提前锁定本赛季中超冠军,为其提前解约创造条件。这场横跨欧亚足坛的选帅风波,既暴露了流浪者管理层的决策混乱,也让海港的争冠征程平添了一层不确定性。
选帅闹剧:从杰拉德到罗尔,流浪者的 “接连碰壁”,为穆斯卡特的 “补位” 埋下伏笔。早在休赛期,流浪者就启动了换帅计划,前球队功勋主帅杰拉德是球迷心中的 “最优解”——2018-2021 年执教期间,他率队夺得苏超冠军、闯入欧联杯决赛,一手打造了球队的铁血风格。但双方的谈判最终因 “权责分歧” 破裂:杰拉德对流浪者当前的俱乐部结构不满,尤其在意自己在转会决策、教练组组建等方面的话语权,“他希望拥有更完整的指挥权,而非被管理层过多干预”,一位接近谈判的消息人士透露。杰拉德的退出,让流浪者的选帅进程陷入被动。
随后,德国教练丹尼 - 罗尔成为新热门。这位曾执教霍芬海姆、汉诺威 96 的教头,以擅长打造 “高压逼抢体系” 著称,与流浪者的战术需求高度契合。但仅仅一周后,罗尔便以 “被俱乐部晾在一边” 为由主动退出竞争 —— 据《苏格兰太阳报》披露,流浪者管理层在谈判期间突然搁置与罗尔的沟通,转而接触其他候选人,这种 “反复无常” 的态度让德国教头感到不被尊重。连续错失两大目标后,流浪者的选帅口碑跌至谷底,此时赋闲候选名单中的穆斯卡特,才进入管理层的核心视野。
穆斯卡特的 “双重身份”:流浪者的 “无奈之选” 与海港的 “潜在变数”,让这笔任命充满争议。对流浪者而言,选择穆斯卡特并非 “主动青睐”,而是 “退而求其次” 的结果:这位 50 岁的澳大利亚教练虽有过执教墨尔本胜利、横滨水手的成功经历,率队拿过澳超冠军、日本 J 联赛冠军,但从未有过欧洲顶级联赛执教经验,与流浪者 “苏超争冠、冲击欧冠” 的目标存在一定落差。《每日邮报》直言,“流浪者选择穆斯卡特,更多是因为选帅时间紧迫,且他是目前唯一愿意接受俱乐部现有条件的候选人”。
对上海海港而言,穆斯卡特的离队传闻则是争冠关键期的 “潜在干扰”。目前海港以 2 分优势领跑中超积分榜,正处于冲击联赛冠军的关键阶段,若穆斯卡特在赛季末段分心于新东家事务,或因提前解约谈判影响球队备战,都可能打乱海港的争冠节奏。不过,赔偿金条款也为海港提供了 “缓冲空间”:7 位数的解约费用虽不算天价,但足以让流浪者在谈判中有所顾虑;而 “除非海港提前夺冠” 的附加条件,也让穆斯卡特必须先专注于眼前的中超赛事 —— 只有率队尽早锁定冠军,他才能无后顾之忧地奔赴苏格兰。
合同细节与执教前景:穆斯卡特的 “过渡期挑战”,成为后续关注的焦点。根据双方初步达成的协议,穆斯卡特与流浪者的合同将持续至 2027 年,俱乐部为其开出了年薪 200 万欧元的待遇,远超他在海港的收入。但他需面临两大挑战:一是 “过渡期磨合”,未来四周需通过远程沟通完成流浪者的战术规划,直到中超赛季结束才能正式带队训练;二是 “战绩压力”,流浪者目前在苏超排名第三,落后榜首凯尔特人 9 分,球迷对新帅的最低要求是缩小分差、保住下赛季欧战资格,中长期则需冲击联赛冠军。
值得一提的是,穆斯卡特的执教风格与流浪者的传统气质存在 “适配性”:他擅长打造纪律严明的防守体系,同时注重边路进攻的冲击力,这与流浪者 “硬朗、直接” 的打法理念不谋而合。若能顺利度过过渡期,他或许能复制在亚洲赛场的成功。而对海港来说,无论穆斯卡特是否提前离队,当务之急都是集中精力应对接下来的中超赛事 —— 尤其是今晚客场对阵青岛海牛的 “保级 VS 争冠” 焦点战,只有拿下更多胜利,才能将争冠主动权牢牢握在手中,也为可能的教练更迭做好准备。
这场跨洲选帅风波,最终以 “流浪者妥协、穆斯卡特接盘” 暂告一段落。但对双方而言,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:流浪者能否在新帅带领下重回正轨,穆斯卡特能否在欧洲赛场证明自己,海港又能否不受影响地冲击冠军,都将在未来几个月内揭晓答案。